|
在四到五年嚴格的外科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通常盲腸炎是給小“應當”的手術。一方面慰勞他們拉勾的辛苦,另一方面給他們小試牛刀,嘗嘗主刀的滋味,夢想有朝一日能獨當一面。可是胃手術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它不但牽涉到複雜的解剖部位,血管、神經,也需有廣泛的胃生理與病理知識,做錯誤的空間較少,一旦疏忽出錯,發生的併發症,會不可收拾。因此只有主住院醫師以上才有資格動刀,換句話說,如果能夠做開胃手術完全,在技術上,一位外科醫師已經造就,可以畢業了,幾十年來,因為大量抗酸藥物的發現與胃鏡的發達,十二指腸、胃潰瘍,需要手術的病例急劇減
少。胃癌就成為少數必須胃手術的病因之一。而胃手術也是胃癌治療的唯一良方。
良性胃腫瘤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惡性的,其中胃腺癌佔95%以上,胃淋巴癌4%,胃肌肉癌1%。一般而言,胃癌是很惡性的疾病,一旦病人開始有病狀找醫生,大都無法根治了。五年生存率少於15%。此病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冰島、南美洲、台灣、中國較流行,美國則少見。
在美國,每年約有24,000人生長胃癌,而土14,700 人因而死亡,胃病發率排行第十四位,而死亡率則佔第八位。男性為女性的兩倍。胃的主要功能在於儲存和消化食物,因此胃病,胃癌的發生與食物飲用有相當的關係。多層病例控制實驗報告證實與食鹽的多少有關:食鹽入胃形成亞硝酸鹽刺激胃壁變化致癌,相反的,水果、蔬菜含有維他命C,a-Tocopherol等藥物則有清除亞硝酸鹽作用的,因此能保護胃壁不成癌。醃、燻肉或防腐食物與胃癌有關,生魚片則未知。今年三月份New
England Med. Journal報告在日本實驗每天喝五杯綠茶以上並末減低胃癌,由於H Pylori細菌造成的萎縮性胃炎、吸煙、惡性貧血,A血型或曾作胃切除術者,胃癌比例大增。其它家庭基因的因素,
像拿破倫,他的祖父,父親,本身,和兒子都死於胃癌是典型的家庭病例。
早期胃癌是沒有症狀的,也沒有典型的症狀,因此像胃脹,易飽,吞食困難,無食慾,體重減輕,嘔吐,胃出血,甚至卵巢腫大,腹積水,都需看醫生找出答案。胃癌的診斷過去大都依賴X光檢查,現在胃鏡檢查做小麻醉,舒服方便,同時取樣切片作病理檢驗,一旦診斷胃癌,需要作正確期別、CT,MRI或內視Sonogram,CT
Chest,決定胃癌細胞是否轉移作為治療與預後的參考。CEA或CAl9-9血液檢查都是晚期才昇高,因此,對早期診斷沒有幫助的。
胃腺癌有兩種病理組織型,一為腸型胃癌,一為泛發型(Lini“s plastica)胃癌。腸型者佔大多數,它通常發生在胃尾端形成胃潰瘍,它和H.pylori細菌不嗽食有關,它能刺激胃腺細胞變化,整體胃腺不正常化,終而變成瞭解癌症胃癌。泛發型者,則年紀較輕,生於食道與胃的交接處,與基因家庭因素有關,與食物和環境關係較小,它的胃腺細胞並沒有整體改變,而是由單一個腺細胞變成癌化而很快入侵轉移,細胞癌化後整個胃壁硬化 皮草囊狀失去胃的伸縮性,預後很壞。
1881年Theodore Biuroth在維也納為一位胃癌病人成功地做胃切除術以來,到現在胃切除術仍是胃癌病人的唯一指望。胃切除術也以Biuroth為代號。胃手術包括取走大部分胃,胃腹膜,周圍相關的淋巴球,淋巴組織,即便癌細胞已經轉移,手術雖然不能根治,但可緩和病情,解決胃出血,阻塞等胃癌後期的併發症。
比較日本與美國的治療發現,日本的五年預後生存率比美國好。除了刻意找尋早期胃癌之外,日本外科醫師特別注重淋巴組織的切除。此地則害伯手術的併發症,死亡率約3-8%。最近12個癌症中心也開始注重擴大淋巴組織的切除,只要手術小心,效果是明顯的病人受益。日本病發率高,胃癌生病率世界第一,在政府,醫師同心配合之下,63%的胃癌是早期的,平均一千人中有16人根本沒有症狀就診斷胃癌,根治率增加20%以上。在西方國家,因為發病率不高,篩檢(Screening),不但不經濟,也不實際,病人只有自求多福。
電療與化療似乎沒有什麼作用。可是近年多種新化療藥 物的發現配合電療交叉使用,也稍微延長病人的壽命。因此很重要的必需把胃癌病人納入“治療研究”(clinical
Trials)。醫生可以用它找出答案。像(一)病人對藥物反 應如何?(二)藥物是否有效?(三)什麼程度?(四)是否安全?(五)新療法與傳統療法的比較?(六)病人雖然貢獻自己給醫學治療,但卻有可能是第一個受益者。
癌症病人本來就沒有食慾的,養份經常不足,現在胃又被拿走更是雪上加霜。因此營養的提供,蛋白質Calories 的增加更為重要,甚至要借助腸導管餵食;癌症末期的病痛是避免不了的,止痛藥,麻醉劑,以及形而上的依靠,家人朋友的支持等就不在本文的探討之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