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網> 國際新聞>德國這樣紀念終戰70年 | 即時新聞
德國這樣紀念終戰70年 | 即時新聞

[Appledaily.com.tw]

[2015-09-08 05:59:33]

 

德國這樣紀念終戰70年

路透


2015年09月07日     花亦芬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德國敞開大門,預計到今年底,接納80萬敘利亞、伊朗、阿富汗、索馬利亞…等國難民。雖然從申請者裡,會排除只想謀求更好生活環境、但沒有遭到迫害的「經濟難民」;然而,光是德國政府明確表示,絕不將飽受內戰蹂躪的敘利亞難民遣送回去,已經受到國際高度肯定。

德國政府以具體數字指出,安頓難民所需經費,只佔中央與地方總預算3.31%,並不高,國民不必擔心。對於極右派在臉書成立各種粉絲團,散播反難民言論,甚至對難民集合住宅縱火,總理梅克爾也表示「絕不寬貸侵犯他人尊嚴之事」。
相較起納粹時代高舉「種族主義」,德國率先表明願意接納大批難民,確實值得注目。

8月31日梅克爾總理在記者會上說:「這個世界將德國視為帶來希望與機會的國度——在過去,大家並不一定這樣看德國。」說明了她決策背後的動機。然而,這句話不是在「炫耀國力」,而是堅韌裡帶著「知恥」與「覺醒」。根據民調,德國67%民眾願意擔任義工幫助難民,88%民眾樂意捐輸,亦說明了德國政府與民間對廣納難民有高度共識。

從終戰70周年的角度來看,更可理解,大方接納難民對現代德國的意義。「難民」,其實是德國對二戰終戰後的生存世界,最直接、但也最難言的記憶。

二戰結束前夕,有1400萬德國人從東歐家園被往西驅逐,其中200萬人死於半途。這一波巨大難民潮,隨著1945年初俄國紅軍挺進東歐、控制波羅的海地區(原先的東普魯士),情況越發慘烈。

1945年10月15日,美國《生活雜誌》以「德國難民:被波蘭與捷克驅逐出家園,湧進柏林卻不受歡迎」為題,做了專題報導。文中寫著:「大部分人除了衣物外一無所有,許多人不是生病就是在餓死邊緣。一天大約有1萬7000人越過邊境前來,有些人步行,有些人則靠著攀在火車頂上或車廂邊。然而,當他們抵達時,卻沒有受到自己同胞歡迎。」二戰後的德國人走到哪都是眾人譴責的對象;因為納粹的歷史太黑暗,以至於自己同胞彼此之間也無法接納。

這1400萬人因為納粹政權以及二戰緣故成為難民的歷史,不太被提起,因為德國人自己製造了大批猶太難民與受難者。兩德民主統一後,即便有不少提案,例如波蘭著名政論家Adam Krzemiński 便曾提倡,在德波邊境古城Breslau為二戰後所有被驅逐或迫遷的歐洲難民建立紀念館,但都因中東歐仍有不少反對聲浪而作罷。

70年過去了。一個曾經高舉「種族清洗」的國家,透過不斷接納難民,今年更廣開門戶,從體質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會,真正成為族群多元國家。德國走出黑暗過往的歷程,是他們留給未來世代最好的禮物。那就是,歷史記憶不是停止於戰爭結束那一刻,不是停止於大批難民回到自己家國卻感受不到絲毫溫暖那一刻。歷史記憶是可以在70年後,用具體而積極的人道救援行動,讓自己國家與難民的歷史,獲得新的書寫立足點。回顧過去,需要的是立基於尊重每個個體生命價值的知恥與覺醒,而不是一味想壟斷歷史解釋權的顢頇與霸道。

哪個國家沒有歷史創傷?哪個國家沒有糾結難解的過去?與其像中共那樣以窮兵黷武之姿還想討抗日的便宜,徒然引來世人訕笑;還不如真正看清,缺乏尊重人性尊嚴的社會文化,歷史學得越多也有可能越昏聵。梅克爾以「普世人性價值」定義歐洲存在的意義:「如果歐洲無力解決難民問題,那這樣的歐洲也不值得追求」。面對台灣,我們又該樹立何種可以讓國民驕傲地立足於世界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也開始逐步穩妥打造現在與未來?

台灣新聞
社區新聞
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財經新聞
體育新聞
科技新聞
評論專欄
健康新聞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