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期刊刊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坤塔納-馬奇(Lluis Quintana-Murci)的最新太平洋人種研究,認為東亞的人類可能源自台灣原住民。(資料照)
《自然》期刊刊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坤塔納-馬奇(Lluis Quintana-Murci)的最新太平洋人種研究,認為東亞的人類可能源自台灣原住民。(資料照) 2021/04/16 06:0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自然》期刊(Nature)刊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坤塔納-馬奇(Lluis Quintana-Murci)的最新太平洋人種研究,認為東亞的人類可能源自台灣原住民,這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擴張時期之前。
綜合外媒報導,這份研究認為,大約4.5萬年前,人類離開非洲穿越歐亞大陸定居在太平洋地區的島嶼上,透過基因庫數據分析,當時的人類在距今4萬年至2萬年在此區域分散,而第2次的遷徙始於5000年前的台灣,台灣原住民移動往亞洲大陸,可能是東亞人的祖先,這些原住民們在距今3000年前更首次移動至離澳洲更遙遠的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等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地區。
研究團隊發現,當時的人類身上的尼安德塔人基因比例相近,細胞中的丹尼索瓦人基因變化較大,尼安德塔人的基因顯示在皮膚色素、神經元發育等性狀,為現代人類帶來有益的基因突變,包括與抵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類似的病毒易感性突變,讓這些太平洋首批的定居者能夠對抗病原體、適應島上的環境。
坤塔納-馬奇提出的結論是,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的通婚,通常在許多情況下都能幫助現代人類更有效地適應各自所面對的氣候、病原體等環境。
Lluis Quintana-Murci @QuintanaMurci · Apr 14, 2021 Replying to @QuintanaMurci While Neanderthal introgression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2.5%) facilitated modern human adaptation related to multiple phenotypes, Denisovan introgression (which differs between groups, ~0–3.2%) was primarily beneficial for the regulation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4/5) Image Lluis Quintana-Murci @QuintanaMurci Finally, we find that modern humans received at least four pulses from different Denisovan-related groups. The recent dates of Denisovan introgression we detect in East Asian and Papuan pop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se archaic humans may have persisted as late as 21–25 ka (5/5). Image 10:13 AM · Apr 14, 2021 114 5 Copy link to Tw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