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戈尔巴乔夫和李登辉 美好永留人间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今天逝世,享寿91岁。当年他与美国总统里根致力削减核武、促进世界和平,是20世纪最重要领袖之一。他是推动苏联改革、结束共产制度的推手。
戈尔巴乔夫当年发表《新思维》,明确要全面改革苏联,使它成为“人道主义社会”。正是这种改革,促使苏联社会全面宽松,最终走向终结共产制度,也导致大苏联的解体。
很多俄国人不满戈尔巴乔夫,认为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实际上是叶利钦首先宣布俄罗斯独立、退出苏维埃联合体,才导致其他十多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也宣布独立,把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架空了。戈尔巴乔夫曾在英国BBC专访时愤愤不平地说,苏联解体的主要责任不在我,而是叶利钦。
后来专家评析,到底是叶利钦急于想推动改革而鲁莽行事,还是有私心,想通过架空苏联、自己当俄罗斯总统,等于当俄国最大的领导人?不管怎样,在俄罗斯内部,俄国人民普遍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评价很低。这也导致后来戈尔巴乔夫参选俄罗斯总统时,仅拿到1%选票。一个前苏联总统,俄国的大名人,拿到这么少的选票,等于被俄国人民羞辱。那次参选后,戈尔巴乔夫就死了再参选的念头,直到去世。
但戈尔巴乔夫推动苏联改革、为结束共产制度作出独特贡献,这个巨大的功绩将是他的墓志铭。尤其在他执政的近七年里,没有与美国抵抗,也没有煽动俄国人反美,而是致力于与美国里根总统谈判,削减核武,达成很多协议,促进了世界和平。这也是很多美国人民喜爱、尊敬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克里米亚事件时,戈尔巴乔夫坚定站在普京总统一边,支持克里米亚回归俄国。戈尔巴乔夫晚年越来越强调俄罗斯的整体,俄罗斯精神,在两次接受英国BBC采访中,他都对普京总统评价很高,与普京的国家观念越来越趋于一致。这也是他对BBC记者强调,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责任在叶利钦的原因,在他看来,苏联解体,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重大历史错误。他认为错在叶利钦。
而且晚年他对美国等西方越来越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当初德国总理、美国总统、法国领导人等对他和苏联承诺的“北约绝不东扩一寸”是谎言,是对俄国人民的欺骗。后来北约不断东扩,意在围堵俄国,更让戈尔巴乔夫愤怒。他认为俄国已经结束共产主义,俄国不是苏联,俄国是一个新兴的民选国家,而且要亲西方,却遭到美国和西方的白眼冷遇,甚至不断升级的围堵。
对今天的乌克兰战争,戈尔巴乔夫没有公开的谈话和评论,只是在乌战爆发后第三天,“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发表一个声明,强调各方应该对话、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对于美国领衔全面制裁俄国,从戈尔巴乔夫以往的立场来看,他应该是对西方更加不满。早在2018年戈尔巴乔夫出版最后一本新书《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他在书中就批评西方孤立俄国是错误的,呼吁“现在应是西方放弃孤立俄罗斯的时候了”。
戈尔巴乔夫对台湾很友好。1994年3月20日,他卸任苏联总统2年后,受台湾《联合报系》老板王惕吾的邀请,和夫人丽莎一起访问了台湾,李登辉总统伉俪一起设宴款待并亲切交谈,他还到台湾立法院发表了演讲。
李登辉总统告诉戈尔巴乔夫,他被“八人帮”软禁时,“我和妻子当时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你和夫人的安危,当我们从电视媒体看到你们安然无恙时,才放心。”
戈尔巴乔夫和夫人丽莎听到李登辉夫妇对他们的关心,立即表达了感激。丽莎夫人还特别强调,听到这番话,她内心真是非常的感动。
当时俄国百废待兴,经济出现困境,当戈尔巴乔夫介绍这些情况后,李登辉总统强调,改革必须渐进,不可过急,更不可盲动;并介绍了台湾的“绿色革命”,没有流血,没有暴力,整个社会平稳进行和平转型。李登辉特别强调了他的一个理念:“民主的改革与自由的追求,都必须在安定的环境下以和平的方式来进行,才能有所成。”
谈话中,李登辉推崇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有理念、有爱心与耐心、有个人魅力,特别是有一位贤内助的政治领袖。
对于李登辉总统的推崇,丽莎夫人也特别表示,她一面听李总统和她先生的谈话,也一面观察李总统夫人的神情,“我发觉到李夫人实在是一位贤淑、气质高雅的女性,令人感到非常亲切与温暖。”
这是唯一一次李登辉和戈尔巴乔夫的见面交谈,双方都留下美好和深刻印象。戈尔巴乔夫对台湾的友好,也尽在其中。
在李登辉和戈尔巴乔夫的这番谈话两年之后的1996年,台湾就有了第一次总统直选,随后就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般,台湾的民主之船乘风破浪,行驶到今天。
李登辉两年前去世,戈尔巴乔夫今天走了。斯人远去,但他们对民主的贡献、创造的人类美好,将永留史册,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202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