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影音網>賴怡忠:2014 -兩岸政治暴衝年? vs 龍觀點:處在大國邊緣不是詛咒-韓國再起給台灣的啟示
賴怡忠:2014 -兩岸政治暴衝年? vs 龍觀點:處在大國邊緣不是詛咒-韓國再起給台灣的啟示

[轉載自:台灣智庫]

[taiwanus.net]於2014-03-19 18:04:02上傳[]

 

賴怡忠:2014 -兩岸政治暴衝年?




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2014 -兩岸政治暴衝年?
就在大家剛過完農曆新年,不少候選人的七合一造勢即將起跑之際,陸委會主委要啟程前往中國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會談。但陸委會主委與國台辦主任高度政治性的會面,竟然國人至今還仍不知對話想談什麼。王郁琦說不「主動」提馬習會,暗示不排斥由中方主動拋這個話題。即便不談馬習會,王張會理應會處理被馬總統稱為政治性的互設辦事處議題,有可能此議題就在此王張會取得結果。
 
在王張會後是第十次的海基 - 海協兩會。有可能會簽署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甚至包括租稅協議與爭端解決機制等。這些都勢必對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狀況會帶來另一波衝擊。而在此之前,為了爭取中方首肯簽署貨貿協議,並取得互設辦事處的國內法源,馬政府可能會在七月立院休會前將服貿協議強渡關山,同時完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的通過。
 
兩會後接著是國共論壇與第二屆和平論壇。雖然這兩個論壇不是官式會談,但卻是判斷今年是否會有「馬習會」的觀察指標。承認兩岸一國的國共論壇與堅守一中框架的和平論壇,勢必全面一前一後鼓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訊息,為之後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會全力營造兩岸已有法理統一,且即將完成事實統一的認知。
 
雖然無法斷定今年會有馬習會,但亞太經合會前後定有歐習會。 2009 北京歐胡會聲明曾出現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以習較胡更強勢與馬親中作為造成美疑慮的發展來看,我們更有理由擔憂歐習會聲明。
 
在還沒發生馬習會前,就看到今年會有兩岸政治暴衝,但明年問題更大。今年王張會與國共論壇都在中國舉行,北京可能要求 2015 將會議移到台灣,同時其駐台辦事處也要揭牌運作。屆時台灣就會在中國兵臨城下的狀況進行 2016 大選!
 
兩岸關係在 2014 充滿向政治暴衝的不安因素,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因素可能被意圖運用兩岸關係營造個人歷史定位或延續政治影響力的朝野政客們利用,集體形成一股強大的降中政治龍捲風。歷史正在質問台灣人民的靈魂! 
 
本文投稿蘋果日報,並以〈2014恐是兩岸政治暴衝年〉為題,於2014.02.05刊登於蘋果日報論壇。
===================================================
 龍觀點:處在大國邊緣不是詛咒-韓國再起給台灣的啟示

韓國(南韓)與台灣在80年代都是世界銀行並稱的亞洲四小龍,還在90年代末期被亞洲金融風暴摧殘到必須尋求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紓困。但在不到十年後就重新站起,除了亞洲熟悉的韓流風外,韓國成為G-20集團的核心成員,也名列為世界前十大經濟體。韓國人擔任過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更是現任聯合國的秘書長。韓國是如何做到的,十分值得台灣借鏡。

朝鮮半島與台灣都處於亞洲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但是韓國的地緣戰略環境可能比台灣更為惡劣。相對台灣主要擔心台海的緊張,韓國面臨來自北韓的威脅,且是美蘇冷戰的直接前線。冷戰結束後朝半島問題核武化,南北韓危機加速升級。韓國人常說自己被世界前三大核子強權包圍(美、俄、中),也面臨前三大經濟強權的商業挑戰(美、中、日),還不時要處理北韓的武力挑釁。但就是在這極為惡劣的條件中,還遭逢亞洲金融危機這個空前挫敗,韓國卻建立了強大的經濟能力與成功的民主轉型。這是極為難得的成就。

在台灣有種似是而非的主張,認為發展經濟與民主永續,需要穩定的外在環境,而這個穩定的環境,要透過尋求周邊大國的許可才可能出現。也因此出現了所謂向大國/帝國採扈從外交,並藉由大國恩蔭所提供的經濟機會,做為自身發展之上升氣旋的指導思考。但是韓國的發展經驗與這種主張呈現的邏輯卻完全相反。只要看看2002後韓國經濟再崛起時的政治狀況:2002-2007盧武鉉時代的韓美關係不睦舉世皆知,2007-2012李明博主政時的韓中關係也相對冷淡,2012朴瑾惠上任後的韓日關係是紛爭不斷。這顯示韓國並未因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在政治主張上趨於妥協。

另一方面,韓國從2002年開始積極發展自主全面的對外經濟策略。在這段期間,不僅有韓美、韓歐、韓東協、韓印度等重要FTA的簽署,首爾政府更投入資源,在通訊科技與汽車等電、機產業,與在影視、電玩等文創產業等強力發展。有產業政策強本,輔以自由化政策提升競爭力,以及積極的對外經貿談判戰略為韓國產業找尋內外發展機會等三箭齊下,共同締造出新的漢江奇蹟。也正是在這個全面性發展策略的基礎下,韓國不必再看別人臉色,能站穩自己的立場,積極爭取自己的利益,冷靜的運用大國矛盾來辯證的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更成為周邊大國拉攏的對象。所謂被帝國們包圍的朝半島地緣戰略詛咒,現反成為韓國的戰略利多!

韓國經驗告訴我們,處在強權邊緣不意謂著台灣就必須服膺於修昔提底斯( Thucydides ) 「強者作他們想做的,弱者忍受他們必須忍受的」的經驗結論。事實證明,如何自我強化與積極性的國際交往,是所有面臨強權覬覦國家的生存不二法門。台灣絕對有締造第二次台灣奇蹟的能力,韓國從位於大國的周邊,到後來使大國們變成韓國的周邊,這個二次漢江奇蹟背後所諭示的軸線翻轉,就是最有力的旁證。


Advertisements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