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旅關仔嶺
兩棵果樹故鄉情
狂風暴雨節奏清
甜蜜宛如夢初醒
那個小村莊,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但是對它很陌生,村內除了王厝,還有阮厝,劉厝,和陳厝,每個厝之間,沒有明顯邊界 。小時候,曾經看到大人們,為了邊界起爭吵,但沒多久就解決了。各個厝內的居民,都是宗親,有共同姓氏的祖先。村內的長輩,只有少數幾位讀過書,認識字,其他都是種田,或是打零工為生,典型的樸實農村。爸爸是少數的讀書人,雖然只有小學畢業,靠著自己的努力,於日本時代,謀得一個小公務員,聽說有個日本同事,在戰後離開台灣前,告訴爸爸說,下一代的教育很重要,提醒了他對教育的重視。或許因為爸媽的專注,王厝的小孩,從大哥開始,在小學的成績表現,都是村內的佼佼者,我也因此受影響,沒有讓爸媽失望。小時候胖,現在不一定胖,但是我很確定,小時候曾經胖過,驕傲過。
台灣故鄉小村莊
沒有多少讀書郎
王厝小學成績棒
沒讓爸媽太失望
王厝在村莊的歷史,已有三百多年,從王氏的祖譜,只知道先驅祖先的名字,從祭拜的公廳,知道他來自福建安溪,其他的個人資料,譬如幾歲時來到此?為何要離開安溪?追求更好的生活?受迫害?逃難?逃亡?在泉州有兄弟姊妹嗎?隨身帶有銀兩嗎?為何選擇那個地方?有念過書嗎?怎麼找到對象結婚?靠什麼為生?都沒有聽說過,也無從考證。但是,從他選擇的村莊,富庶肥沃的平地,又臨近水溝,看得出他的智慧,從他遠離故鄉,到遙遠的陌生地,定居謀生成家,推測得出他的膽識和毅力。他和三百多年前,許多從唐山,千辛萬苦,越過黑水溝,來到福爾摩沙的人一樣,給他們的子孫,找到了樂土,逃避了無數人禍和天災。王厝的後代,近一百年來,離開村莊,到外地打拚定居的,也時有所聞,但是遠渡太平洋,來美洲新大陸讀書的,只有我一個。四十多年前的決定,目前看來還是不錯,但是三百年後呢?
祖先福建泉州來
當初為何要離開
逃亡逃難受迫害?
紮根繁衍數十代
台灣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在連續豪雨之後,去年(2021)六月結束,讓台灣人鬆了一口氣;今年不時的暴風雨,帶來充沛的雨水,短時間內,大概不必再擔心缺水。反觀我的新故鄉,南加州爾灣市,據說是千年大旱災,最近仍然天天天藍,沒有絲毫變天的跡象,何時會和台灣一樣,來些豪雨解旱?不但天災讓人心憂,人禍的危機,也似乎處處暗藏,可能隨時會爆發,槍械泛濫,種族仇恨,國會荒誕,政治兩極,假消息充斥媒體,政客滿嘴謊言,基本道德掃地,廉恥觀念蕩然無存,連建國根基的民主制度,都搖搖欲墜。然而在美國之外,許多的人,還嚮往著美國,想要來美國生活,有的還冒著生命危險,甚至付出寶貴的生命,美國能不持續富強嗎?盼望有遠見和魄力的政治家,能及時到來。來段中語台語都順口的。
去年台灣大旱災
充沛雨水及時來
美國危機處處在
渡過難關要人材
台大土木同窗世健兄,最近因事來爾灣,美國國慶日那天,在同學聚會中,得知一位土木恩師,葉超雄教授,於六月病逝,想起難得的師生情誼,因為他的教誨和幫忙,我得以順利來美,享有今日的安樂,謹在此致上感恩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