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造山者 A Chip Odyssey 灣區首映
時間:2025年11月2日 Sunday 11:30am
地點:Alamo Drafthouse Cinema 2575 California Street #99 Mountain View, CA 94040
媒體報導:
路是人走出來的、從零開始;理想、決心、毅力、栽培、成長、茁壯。
「造山者」,不是一家企業、一個產業,或特定的一群人。它更是台灣人同島一命,歷經半世紀的挑戰,所激發出的奮鬥精神,在島內拚搏,也向外爭取機會來守護這個島,這個家。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A Chip Odyssey 是一部歷時五年製作的影片,訪問超過80位參與台灣半導體發展與周邊影響的人物,並將時間軸拉回台灣初引進半導體相關產業的1960末、1970年代。 片中採訪當年訪美國RCA的學習製程技術的科技人才,讓觀眾能見證台灣從種種危機中重生,最終走向半導體權威的歷程。
導演蕭菊貞與製片人蔣顯斌、陳添順在灣區首映後與觀眾交流:
導演蕭菊貞:許多工程師因了解過去而更肯定自己的價值,這些回饋對她做為一位導演而言,是一份「非常美好的禮物」。
製片人陳添順:原本不確定矽谷觀眾是否會被感動,從現場熱烈的回饋中,他感受到矽谷觀眾的活力,也看見矽谷與台灣在科技產業鏈中,從不同角度相互協作、共創價值的精神。
製片人蔣顯斌:在鳳凰城時很有感觸,50年前的台灣像是一片半導體沙漠,卻在一無所有中打造出全球晶片產業的核心,如今台灣人要在真正的沙漠裡開啟新的半導體篇章。
今年84歲的邱俊邦是灣區台灣科技大老,他1967年來美國深造,1971 年就在矽谷創業、當年邱俊邦替 Cal-Tex Semiconductor公司,設計出第一個單晶片運算晶片,後來也帶領團隊設計出了最早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日本半導體公司後來以此取得了追趕美國的優勢。他說早年台灣人在矽谷對半導體的貢獻極大,只是當時缺乏通訊管道,否則將能更即時貢獻台灣。他也勉勵年輕世代,學習矽谷的開放與包容,與台灣保持連結。
當世界工廠被中國壟斷後,張忠謀說全球化已死 The globalization is dead 因受到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和關稅戰等因素影響 台積電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輝達黃仁勳:AI是一場工業革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也可能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技術。
造山者啟發:
台灣人要勇敢地走出去 接受時代的考驗與挑戰 但絕不忘記要根留台灣
台灣科技造山者 前有台積後輝達 矽谷俊邦勉後進 地緣經濟有賴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