緖言;
*明峰兄於幾年前就邀我在taiwanus.net設個專欄,因煩務纒身一直沒答應,在今年的美東夏令會場合見面時,又建議把我的演講主題「攝影即心影」放在網站與大家分享,在還沒將該文整理好之前,先以2014年的個展「攝影、哲思、詩意」的電視報導與個展前言與大家分享,新聞報導提到哭牆之片段,其中兩人,右邊是個傳統猶太人,左邊一個經查詢不是巴勒斯坦人,而是猶太人極少數的一支。他們是為了自身安危苦難在祈禱?或是為該地區或世界的和平在祈禱?希望大家都為世界和平來祈禱!
個展前言:
自從2005年與友人創設了紐約台灣攝影學會並接下會長之職後,就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我們這一群來自東方「美麗寶島」的攝影愛好者,在紐約、在美國到底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只是搭建一座「鍾情台灣、環宇世界、以藝會友、善與人同」的平台,與攝影愛好者互通有無,聯絡感情,聊解思郷之情懷?或者能以東方特有的神秘創造力,融合東方的柔與西方的剛,將攝影藝術提昇到一個未為人知的新境界?
如果攝影只是單純的「寫真」,記錄眼前所見的人物、風景、動物、街景、日月、山川等等,那麼攝影也就難以登入藝術殿堂。實際上,攝影迷人之處,就在出遊拍照時,絶對不是看到什麼就隨便的拍,而是心裡被外界感動才按下快門,我們是在拍攝心裡的感動,在捕捉我們心裡的影像。換句話説,攝影者是在捕捉他潛意識裡的動人影像,我給這個觀念取名為「攝影即心影」 (Photography is Mindography)。由於這是一種尋找潜意識裡的心理影像的活動,所以大部份沒經過訓練的人是隨興而拍,照片的好壞、美醜,是拍好後再去檢視、判斷,因此要拍攝優質感人的作品,除了必須學習攝影的基本技巧外,攝影者也一定要探討潛意識裡不易為人查察感動人的心靈因素,是光是影或者是那純潔的燦爛奪目笑容譲我心靈感動而按下快門,或是那具有禪味的花園令我不自禁的要把剎那留做永恆?
其實藝術家的創作是在捕捉内心深處的感動,作品是由無至有的「無中生有」,他們希望藉由作品來感動觀賞者,畫家如此、雕塑家如此、攝影家也是如此。照相機是西方的科技產物,來自東方的我們,如何以西方的產品,來創作出異於西方又優於西方的藝術作品?
在西方文化的範疇,人類的心靈活動, 情感的悲歡離合以詩文表達;真理 、哲理則以哲學、科學來呈現;而藝術則意在表現「美」,攝影做為藝術的一環,也著意在創作美的作品。在這個領域,美國的Ansel Adam通過暗房技術把美利堅陽剛的雄山峻嶺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在台灣則有郎靜山以相似的手法,把中國陰柔水墨畫之美的特質推向髙峯。 但是藝術家要表達的除了「美」之外,還有要闡明真理的「真」與引人向善的」善」。身為一個來自東方的攝影藝術愛好者,除了向上述兩位大師學習創作美的作品之外,是否能在「真」與 「善」嘗試閕疆拓土呢?
我們是否能以攝影來呈現「真理」、「哲思」,或表達淨化人心的「詩意」呢?譬如說,我們該如何以攝影來闡明易經、道德經裡的哲理?該如何呈現「一陰一陽謂之道」、「陰昇陽降天地成」的哲理? 又該如何拍攝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痩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種感人千古的意境與情境呢?
這是深具挑戰性的藝術創作嘗試,無中生有的作品自然要包含美的成份,既要美又要傳達哲思,既要美又要有詩意,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嘗試。我把多年來的成果展現在你們眼前,希望你們觀賞時能以心靈與面前的作品有非常寧靜的互動,若内心有所感應,則於願足矣!
作品與易經、道德經、儒家思想、基督教、禪佛有關的有,「陰昇陽降天地成」、「天降瑞雪示豐年」、「一陰一陽謂之道」、「質樸世界見根本」、「三代同堂見親情」、「夫妻本是相伴行」、「天真無邪樂無比」、「哭牆祈禱天下平?!」、「聖碑公園示神恩」、「禪園無念見佛性」、「遁入空門萬事休?!」、「沙拉盤中誰為餐?」其他的十一幅作品試圖以攝影把心靈深處的情感、詩意流露在影像上,計有「地老天荒不了情」、「澗中落葉隨波逝」、「粉彩繽紛撩人思」、「中秋落日思故鄉」、「天露曙光呈樂園」、「水簾洞中又一村」、「蒼空一粟狂飛棄」、「奧妙天景任人賞」、「池中餘光映殘紅」、「麥園豐收萭事足」、「人間天堂地上景」。
我常在思考一個課題:上帝創造了人類,到底給每個人什麼使命?祂希望生長於東方文化的我們對西方的文化有何貢獻?也許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就一個攝影藝術愛好者而言,我的答案也許就在我對攝影藝術大膽的嘗試,將東方人心靈的特質---「睿永的哲思、敏鋭的詩意」融入攝影藝術創作𥚃!
*註:要彰顯一件藝術作品的藝術内涵,呈現這件作品的方式就要非常講究,為什麼現代最紅的攝影家Peter Lik的作品標價是上千、上萬甚至有百萬的呢?除了作品主題外,紙張、鏡框、場地的選擇、展覽氣氛的營造都非常細心,觀賞者一下子就被作品的特殊藝術美感吸引住,細細耐心的欣賞玩味作品所要表達的内涵。
這次影展為了凸顯每張作品要表現的特殊内涵與藝術特質,李清澤教授細心的與陸啓章會長討論相片紙的品質與特性,譬如說「禪園無念見佛性」是要用光面的紙(glossy, luster)、粗面的紙(matt)、具金屬感的紙(metallic)或者是布(canvas), 才能最適當的把禪園的禪意呈現給觀賞者?這是一門值得攝影愛好者學習的功課。
(登於紐約社區報,2014, 6, 28,文稿由筆者提供)
CHING-TSE LEE (李清澤):PHOTOGRAPHY, PHILOSOPHY AND POETRY (攝影、哲思、詩意)
PHOTOS IN SOLO EXHIBITION BY CHING-TSE LEE PH.D., JULY 7, 2014 TO JULY 15, 2014. **(PLEASE VISIT THE FOLLOWING SITE TO VIEW TV COVERAGE,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8/05/A1127395.HTML: 攝影家李清澤鏡頭下的哲思與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