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台灣成左派孤島的危險
美國青年保守派組織「轉折點」創辦人查理·柯克被槍殺,不僅美國,全球很多國家都有悼念活動。對查理·柯克的地位和影響力,天主教紐約區的總主教多蘭(Timothy Dolan)評價到這種高度:「柯克是現代版的聖保羅」。保羅是耶穌之後對基督教發展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對基督文明的傳播具有「轉折點」的重要作用。
對查理·柯克的遇難,歐洲的英、法、德、義大利、奧地利、西班牙、捷克等,中東的以色列,澳洲的悉尼和紐西蘭,亞洲的日本和南韓等很多國家,都有相當規模的民間悼念活動。相比之下,台灣卻顯得「寂靜」,反差很大。
雖然也有台聯黨、福和會、個別教會等舉辦了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動,但台灣的三大主要政黨都沒有任何行動,主流媒體也鮮少報導。顯示台灣社會對這個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沒有那麼敏感,缺乏重視。
這可能不是一個偶然的疏忽或冷漠,而是折射出台灣社會「左傾」的信號,是台灣脫離並疏遠西方保守主義陣營、越來越滑向左傾激進主義的體現。這不僅影響台灣與美國保守派川普政府的關係,更潛在可能割斷與傳統西方文明的內在連結。這對台灣的前途來說 ,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警訊。
兩蔣政府沒搞全盤改造、文化革命
台灣為什麼會走到越來越左傾的地步?它跟民進黨執政、尤其是蔡英文掌權八年來推行左傾政策有相當的關係。這從台灣近代歷史的文化變遷中可以看出其軌跡。
近代台灣的重大變化是被中國清朝割讓給了日本。雖然很多台灣人感到自己成了二等公民,但日本管理者沒有在台灣實行血腥屠殺的暴力統治,而是把台灣視為自己的屬地。
日本統治者更沒有對台灣的鄉土民情等進行文化改造,基本是順其自然。那時的台灣,是在保持著中華文化的同時,接受了相當程度的日本文化。這兩種文化不僅有血脈上的連結,也都有著悠久的傳統歷史,所以相輔相成,從價值觀上來說,幾乎沒有衝突,都是建立在兩個民族幾千年歷史的常識常理之上的。
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退敗到台灣後,雖然政治上威權統治,但並沒有像對岸共產黨那樣進行文化和社會改造,沒有文化大革命,而是強調中華傳統文化、傳統倫理道德等等。台北的主要大街,分別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就是想讓中華文化的精髓「潤物細無聲」地進入民眾日常生活。
所以在兩蔣時代,台灣既沒被中共滲透佔領,也沒被西方左翼激進思潮俘虜,一直是一個堅定反共、維繫中華傳統文化的堡壘。
陳水扁的「本土化」是對抗中共
台灣社會發生重大變遷,是在二千年民進黨執政之後。民進黨以對抗國民黨獨裁的姿態登上政治舞台,當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可惜的是,民進黨是一個左派政黨。首位台灣人總統陳水扁挑選一位女性做副總統,就開始有了西方左翼「政治正確」的味道。選副總統,應唯才是舉,而不是用西方左派熱衷的「性別比例、男女共治」等來無視和抵銷人的能力差別。
陳水扁時代,綠營提出了「去中國化」,但主要是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層面抵抗對岸中國政權的「文攻武嚇」和「全面滲透」。而在社會文化層面,並沒有大幅顛覆傳統的舉動。台灣人知識精英提出的「本土文化」,也基本是想恢復和維繫「日治時代」那種中華文化+日本文化的傳統價值。
馬英九時代,國民黨已經比兩蔣時代左傾了很多,但在社會文化層面還沒讓人有強烈感覺。台灣迅速滑向顯著的左傾,發生在民進黨的蔡英文做總統的八年期間。
民進黨本來就是一個左傾政黨,初期起碼是像美國的卡特、柯林頓時代的民主黨。而蔡英文時代的民進黨,則一步跨到類似歐巴馬、哈里斯、拜登們的民主黨。美國的民主黨強調大政府、高稅收、高福利,政府包攬人的生活,尤其熱衷大鳴大放的街頭民主;在社會議題上主張同性婚姻,變性,以自由的名義放縱等等。
蔡英文把台灣推入左傾陷阱
蔡英文曾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留學,雖然其博士學位被嚴重質疑,但她深受那所西方最左之一的政經學院的影響倒是一目了然。再加上蔡英文本人被廣為流傳是同性戀者,這種身分也是促人左傾的重大誘因之一。
她還沒當上總統、只是民進黨主席時,就跑到美國支持左派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公開給希拉蕊募款。政治領導人跑到美國為黨派候選人募款是違反美國法律的。在當時募款會上,蔡英文還給希拉蕊寫了助陣的條幅:「加油!當選!」
在左翼理念上,蔡英文和希拉蕊是同一陣營。所以蔡英文對保守派的川普總統自然抵觸反感。川普在第一次當選總統後,破天荒地跟蔡英文通了電話、稱她為「台灣總統」;通過全球媒體密集報導 ,空前提升了台灣的世界形象和地位,並擴大了蔡英文的全球知名度,但蔡英文並不感恩,繼續「反川普」,甚至在川普第二次贏得大選之後,蔡英文還在加拿大演講時批評川普要台灣增加軍費 。在蔡英文總統治下,台灣的公共電視在川普再次贏得大選後,還把川普指控為「罪犯」。
這種對川普本能的反感和抵制,很大程度來自蔡英文的左翼心結。因為川普反對同性婚姻,更反對變性,強調傳統價值。川普所領銜的「重建偉大美國」的MAGA運動,目標就是恢復1776獨立建國的傳統價值:基督信仰,道德、法治、自由經濟、程序正義(所以叫共和黨)、規範等等。這些都跟蔡英文的想法有所相悖。
把變裝皇后請到總統府表演
蔡英文自己說,她最愜意的事情,就是晚上坐在家裡沙發上,捧一碗泡麵,看中國的宮廷電視連續劇,還說出劇名《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而那些宮廷劇,都是皇妃國戚們勾心鬥角,相互殘殺,陰險毒辣的演繹;劇中表現的人心之陰暗,價值之反動,跟美國保守主義強調的基督文明等完全背道而馳。
蔡英文本人當然有選擇同性戀的自由,但她卻推動整個台灣社會朝著製造更多同性戀的方向邁進,並利用總統權力,使台灣成為整個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本來就是左傾的民進黨,對蔡英文推動的「左傾」風潮,當然不僅沒有警惕和抵制,反而一拍即合。居然有好幾位民進黨男性立法委員,還特意穿上女人的裙子跳舞,強調和展示,男人同時也可以是女人,混淆性別。蔡英文們視為的「進步」,跟美國左派希拉蕊們熱衷的反人類的所謂「進步主義」異曲同工。
所以在蔡英文總統掌權的八年中,台灣社會急遽向左翼傾斜,尤其很多年輕人,把美國等西方的左翼激進主義視為「進步」和「時髦」。十月底,台灣要舉辦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同性戀遊行。
蔡英文卸任總統之前,甚至把一些變裝皇后、變性人請到總統府為她表演「彩虹」裸露舞,就在孫中山的銅像下面,像是故意要挑戰那個中華民國的傳統文化。即使在美國左派最濫權、囂張的時期,歐巴馬、拜登、哈里斯們也沒敢把變裝皇后和變性人請到白宮表演。蔡英文就左瘋到如此程度!
左派大潮淹沒台灣的可怕前景
兩蔣時代,國民黨還算是保守價值的守護者,但在當今西方左派大潮的衝擊下,現在也是方寸不保。面對蔡英文推動的同性婚姻與跨性別等,不敢明确反對,模糊立場;甚至有國民黨的台北市長等很多政客,爭相參加同性戀遊行,顯擺「政治正確」;對川普與共和黨的保守主義議題,國民黨更是選擇沉默。
還有相當一批國民黨人由於親中國、認為美國支持台獨,更是對川普總統口出惡言,媒體上攻擊嘲諷川普的評論比比皆是。什麼保守主義,什麼傳統價值,在台灣的藍綠政黨那裡,都是無足輕重的,甚至被他們視為「反動落伍」。
台灣雖有不少基督教會,但面對這種左傾大潮,似乎回天無力,而且有些牧師,也是相當左傾,以支持同性婚姻等炫耀自己多麼「先進」。
在這種大背景下,台灣怎麼可能會有民間自發的大規模悼念查理·柯克的活動?怎麼可能瞭解這位被美國紅衣大主教稱譽的「現代的保羅」?怎麼可能明白查理·柯克之死對美國以至於世界的重大影響?台灣的「寂靜」是蔡英文推動左傾思潮的一個必然結果。
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就不用共產黨軍事攻佔,台灣就可能自我淪陷,陷入左派的歷史虛無主義、道德相對主義、變性變態的左傾毀滅主義。台灣,就真成了一個孤島,孤立於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保守主義回歸的歷史潮流之外。所以,查理·柯克悼念事件的「台灣缺席」,應該成為一記警鐘。
2025年9月23日 ——原載台灣《銳傳媒》https://vigormedia.tw/【專欄】台灣成左派孤島的危險/
曹長青附記:
《銳傳媒》發行人、社長劉志聰先生是台灣資深的媒體前輩,他曾擔任中央社社長,台灣深綠媒體《台灣日報》總編輯、前副總統呂秀蓮創辦的《玉山週報》社長,《Taiwan News》副社長兼總編輯、《民報》總編輯。台派領袖之一的陳永興醫師與台灣人集資創辦的《民報》為各種聲音提供平台,成為台灣言論自由的標誌之一。
在劉志聰先生主編《民報》時,刊登了多位綠營人士質疑蔡英文博士學位造假的文章,不懼當時蔡英文是總統、最高權力者,而堅持言論自由的原則。
我的這篇批評蔡英文和台灣在全球悼念查理·柯克中「缺席」的文章,被台灣的綠營媒體拒絕刊登(可見蔡英文的淫威和餘威)。劉志聰總編不懼壓力、捍衛言論自由,刊出我的這篇短文。他也是在共鳴查理·柯克所倡導的説真話精神。而沒有真實,就沒有台灣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