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陷入大冷戰
中國不幸屬共產
水果名衰行銷難
美國市場慘暗淡
商場上的行銷,恰當的命名很重要,譬如新食物產品的名稱,如果被聯想到名牌鞋子,銷路可能受影響,因為一想到鞋子,鞋子的臭味,會浮上腦海,降低食慾不想買。產品的命名,操之在我,小心注意就好,但是產品的原產地,則是與生俱來,除非違法造假,否則,產品的銷路和價位,早就註定。記得80s年代時,在美國市場,產品掛產地台灣,MIT,就代表品質低,價格便宜,來自日本的產品,則是高品質,高價位,美國社會的這種想法,有它的歷史淵源,反應台灣當時的產業,著重勞力密集的產品,工資成本低,也欠缺現代品管。數十年來,台灣整體工業提昇,往高科技發展,廠商努力提昇技術,精心改良品質。如今,台灣品牌的產品,擺脫過去的粗糙,包裝和品質,大幅改善,直逼日本品牌,價格方面,也相對成長,低品質低價位的產品,則由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取代。當前美國市場上,有些來自台灣的產品,產地除了寫台灣,還加上ROC,甚至拼出Republic of China,有這個必要嗎?萬一被誤認來自China,可要自扁身價,不值得,這不是政治,而是商場行銷。
食品聯想鞋臭味
行銷命名大原罪
雖然ROC沒不對
台灣清楚又乾脆
台灣的工業產品,在美國市場放光彩,台灣的政治,也甩掉半專制獨裁,讓民主自由茁壯生根,整個台灣國家的形象,已不同凡響。尤其這兩年來,當新冠病毒到處肆虐,許多國家疫情慘烈之時,人口密集的台灣,因為政府領導有方,突破政治上的孤立,排除中國的打壓,取得珍貴的疫苗,加上全民的合作和犧牲,一直穩定地控制疫情,成為世間少有的淨土,真的是台灣人的驕傲。台灣,不只名聲響亮,台灣那個字(別懷疑,Taiwan英文只有一個字),也有實質的效益,在亞洲超市內,有些蔬菜水果,特別掛個台灣,來提高價位,台灣高麗菜,就是個好例子,價格是一般高麗菜的三倍,真是高招。那天在超市看到,日本山藥($8.88/磅) 和中國山藥($3.98/磅),併擺在同一櫃子,價差明顯。價格,只和經濟學的供需相關,還是也有國格的庇蔭?
超市台灣高麗菜
價格三倍不是蓋
山藥只因中國來
每磅少了近五塊
當年的紐西蘭果農,在1959年的六月15日,將Chinese Gooseberry脫胎換名,剔除Chinese,遠離Goose,改成Kiwifruit,奇異果,在美國暢銷,創造了行銷的奇異。依附Republic of China的台灣,處處受中國打壓,如能順利擺脫China,獨立正名,光明入聯,也將是近代史的奇異。共同盼望期待。
Chinese Gooseberry
本名帶衰歹外銷
Kiwifruit
好聽好唊新商標
China
台美曖昧安怎喬
Taiwan
正名入聯就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