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基進黨主席王興煥談「大罷免時代,小黨合作的第三勢力新願景」歡迎鄉親們參加!
1. 預備會議 : 2025年2月22日上午 10:00 開始(台灣時間) Zoom 連結 會議ID:85808622396 密碼:750856
2. 正式會議 : 2025年2月24日上午 8:30 準備上午 9:00 開始 (台灣時間) Zoom 連結 會議ID:82289046234 密碼:215258
3. 2025年2月17日台灣建國正名制憲國際線上研討會第180次會議,邀請黃政平博士談「汙泥處理」。
前言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副產物,含有大量有機物、重金屬和微生物,若未經適當處理,可能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污泥的處理與最終處置成為環境工程的重要課題。本文將介紹污泥的來源、濃縮方法、處置方式及液體處理技術。
污泥來源 污泥主要來自污水處理廠中的不同單元,主要可分為: 喜氣消化槽:利用微生物在有氧環境下分解有機物,使污泥穩定化並減少體積。 厭氣消化槽:在缺氧條件下,厭氧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體,可回收作為能源。
污泥濃縮作用 污泥濃縮的目標是降低含水量,減少後續處理成本。常見的方法包括: 真空過濾法: 透過真空吸力去除水分,污泥濾餅經烘乾後棄置。 離心機過濾法: 透過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分離污泥與水分,再經過烘乾後棄置。 乾燥床法: 依賴自然蒸發作用去除水分,適合小規模污泥處理。
污泥棄置處理 濃縮後的污泥需進一步處置,以降低環境影響,主要方式包括: 燃燒法:高溫焚燒污泥,減少體積並回收熱能。 海洋棄置法:將污泥排放至海洋,但因環境污染問題,許多國家已禁止此做法。 地表面棄置法:將污泥填埋於土地,但需防範重金屬污染。 直接注入土壤:將污泥作為肥料使用,需確保不含有害物質。 提煉出重油:透過熱裂解技術,將污泥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燃料。
污泥液體處理 在污泥脫水過程中產生的濾液仍含有高濃度污染物,通常會回流至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以降低環境影響。
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