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 敵我分明國家才能站穩
國安局向立法院提交的報告指出,自2020年以來,共有159人因共諜案被起訴,其中現役與退役軍人共95人,占比高達60%;其中軍官46人、士官27人、士兵22人。這顯示中共對台軍事滲透不再侷限於高階將領,而是以更廣泛、多元的方式滲透台灣社會。
這份報告由國安局長蔡明彥率領相關情報機關首長,在立法院提出「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安局業務報告」。報告警告,中共滲透手段日趨多樣化,除利用統戰手段利誘台灣廠商、營造所謂的「惠台」假象外,也對台企施加壓力,逼迫其在中國及海外公開表態政治立場,甚至透過行政手段強迫台企留在中國。此外,近來也出現逼迫在中國的台灣藝人轉發支持「中國台灣省」的貼文,意圖分化台灣社會、動搖青年對國家的認同。
報告指出,中共滲透方式包括退役軍人拉攏現役人員、網路聯繫、金錢誘惑與債務脅迫等,全面滲透我方軍事與政府機構,意圖竊取國防與機敏資訊,並在台發展共諜組織。中共同時透過黑道、地下錢莊、掩護公司、宮廟、民間社團等管道接觸基層官兵,目標不再侷限於高階軍官。國安局將整合情報資源,研析中共對台動向,加強檢調、調查與軍中保防機制的協作,提升辦案效能。
實際上,真正遭中共滲透的共諜人數,恐遠超目前起訴數字。對此,總統賴清德日前提出17項因應策略,首次明確指出「中國是我國境外敵對勢力」,可見情勢已嚴峻至無法迴避的地步。
回顧歷史,1996年李登輝總統上任後,提出「戒急用忍、行穩致遠」的對中投資政策,限制高科技、基礎建設和超過美金5千萬的重大投資。李總統深知中國是人治社會,不講法治,許多台商受害卻申訴無門,因此倡導台灣的投資者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推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中國投資政策,開放程度大增,導致大量台商前進中國,最終慘澹收場者不少。當年,台聯黨堅持阻止台積電赴中設廠,才保住如今被譽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
民進黨一向採「政獨經統」的策略,認為政治上可獨立,經濟上仍可與中國往來;而台聯黨主張「政獨經獨」,認為要真正獨立,經濟就不能依賴中國。如今,在美國川普政府開始強力抗中後,國際局勢也逐步協助台灣擺脫中國依賴,走向真正獨立。
中國正以軍事、經濟、文化乃至婚姻等手段,全面滲透台灣社會,現在已逐一現形。唯有認清敵人的居心、拒絕統戰滲透,台灣才能守住自由民主的根本,確保國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