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而不燬的荊蕀-3 周神耀心靈小菜園系列-141
我曾把這標誌用兩個不同的角度解繹出屬靈的教導。
1. 「凡俗中的神聖」 2. 「神救贖的奇妙」
這圖像是摩西八十歲時在何烈山牧羊時上帝呼招他時見到的異像。隱含豐富的想像空間。過去有多人得到靈感分享多方面的信息。現在繼續分享。
我們在得救後生命須要成長, 但常遇到困難, 好像種子催芽遇到荊蕀一樣。這可以比擬為在撤種的比喻𥚃的第三種土壤: 長滿荊棘的土地。「有落在荊蕀𥚃的,荊蕀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會結實」(馬可 4:7)。耶穌親自解䆁「那撒在荊蕀𥚃的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 錢財的迷惑或別樣的私慾進來, 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馬可 4:18-19)。
有人說撤種比喻的第一種第二種土地是未信主的聽到福音, 但遇到阻礙(路旁,土淺地)。第四種土地的種子是撒在好土地。結實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 明顯可以應用在已經得救的人身上, 因為他們結實累累。現在思考的第三種土地也可以應用在已經得救的人身上, 因為這𥚃說「不能結實」。為什麼?可以解釋為, 即聽了道歸主, 後來要發芽長大時被荊蕀蓋掉沒有陽光, 以致政府能開花結果。
這樣的人據報導不在少數。雖然已經重生得救有聖靈內住, 但停在道理的開端。聖靈常常不能通𣈱自由地運行。有聖靈的感動, 但感動常被消滅, 以致內住在裏面的聖靈常在擔憂之中。這種屬靈生活的困境中, 其實是很多信徒都會遇到的。聖靈像鴿子是溫柔的。但聖靈也另外的屬性。神要再次降下聖靈的火, 燒滅燬掉這些阻礙生長的荊蕀, 幫助種子繼續成長開花結果。所以我們可以想像「苂而不燬的荊蕀」火所燒掉的只是荊蕀的「刺」及「雜物」不是要毀壞「種子」。這就是苂而不燬的荊蕀的火的功能。是從神來的火。是聖火不是凡火。凡火燒盡一切, 連荊蕀本身也煷掉。聖火則只焚燒應當除去的雜質而留下餘種。我想摩西見到的荊蕀是已經乾淨留下來的荊蕀, 但聖火繼續不燬地燃燒。使荊蕀的形象一直留下成為異像。彰顯的是神的揀選呼招。這異像留下來對我們有新的啟示。「荊蕀」不但不會遮蓋陽光反而帶來不時的提醒。成為一個信仰的標誌。
這正好像五旬節當天聖靈的降臨如火焰落在人的頭上的情況一樣。這火焰像徵內心被聖靈充滿。神要建立教會, 先要預備工人。人先要被聖靈澆灌與充滿。這火也代表聖靈銷毀雜質。想想看, 耶穌的門徒們雖然知道主已經復活了, 仍然沒有信心與勇氣。彼得甚至想要回去當漁夫。即表示生命仍有雜質。五旬節的火先要潔淨他們的生命, 燒掉這些雜質。但人的身體仍然活著留下沒有被燒毀。神要使用這剩下的成為聖靈的殿, 上帝重用的器皿。聖靈的火要挑旺內心有為主擺上一切的決心。這好像要改變第三種土地, 得到潔淨不再私慾佔據心田, 充滿今生財務生計的憂慮。即不再有層層的荊刺叢在上面阻擋成長的陽光了。如今優先考慮的是上帝國度及祂的旨意。
基督徒的生命在得救贖之後不是到了終點。生命既然是活的必須成長。要竭力離開道理的開端, 天天脫去容易纒累我們的罪, 仰望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信徒屬靈的爭戰是一刻也不能鬆懈的。要緊緊抓住耶穌快跑跟隨祂。心靈𥚃要常常火熱, 有聖靈的火持續燃燒。天天對付老我不讓罪的權勢繼續阻擋我們要走的路。如此才能往應許的迦南美地邁進。
摩西的一生自從看到焚而不燬的荊蕀的異像後, 已經進入他一生的命定。雖是走在上帝要他走的路上, 仍有一些雜質要對付, 他的工作非常艱巨。仍有失敗失策失志。仍會發脾氣。但他一直磨練直到聖經稱他是「神人摩西」。後來他的性情變成「十分謙和勝過世上所有的人」(民數記12:3)。可見那「苂而不燬的荊蕀」起初的異像一路常常在提醒他。常在聖靈引導之下直到完全有上帝的同在。得救的信徒必須學摩西繼續努力走成聖得勝之路。
我們可以想像:上帝降下的火先把荊蕀外面的塵灰穢物燒乾淨,然後留下「苂而不燬」剩下的。這就是聖經提到的「餘數」的道理。摩西終於成為一個完美充滿神同在, 大大被主使用的偉人。我想這就是「苂而不燬的荊蕀」的標誌帶出來對我們有心志的信徒很寶貴的提示。 |